11月9日,胖东来晒出的最新销售数据,让不少零售圈的人都愣了——截至11月8日,2025年总销售额已经摸到200.4亿元,比创始人于东来年初定下的“200亿内”目标,整整早了53天。这个曾公开说“要给增长踩刹车”的老板,终究没拦住市场对胖东来的热情。

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控速宣告失败

今年3月,于东来在“2025中国超市周”上的话还言犹在耳:“今年我们规划销售控制在200亿以内,尽量不超——不然员工压力太大,顾客体验要打折扣。”他甚至算过笔账:“200亿的话,净利润能有10亿,花不完的钱就用来建更好的店,造福社会。”但市场的反馈比计划更“热烈”:作为核心业态的超市板块卖了109.1亿,占总销售额的54%,比去年全年还多28亿;珠宝(21.1亿)、百货(20亿)、电器(18.8亿)等业态也跟着“跑起来”。单店表现更夸张:时代广场店冲至51.4亿,比去年全年多7亿,能挤进河南购物中心前三;大胖店28.4亿、天使城店28.3亿,连禹州店都破了10亿,7家门店直接迈进“10亿俱乐部”。

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控速宣告失败

其实胖东来的增长早就“刹不住”了——2022年才70亿,2023年跳到107亿,2024年冲至169.64亿,今年眼看要破220亿,三年翻了三倍。更关键的是,这份增长是“少而精”堆出来的:全国仅15家店(含线上),单店业绩比沃尔玛、永辉这些全国性品牌高一大截。放在河南本土,胖东来仅次于丹尼斯,但丹尼斯靠的是大卫城的重奢(占集团销售40%),胖东来靠的是超市里的新鲜蔬菜、平价鸡蛋和“把顾客当家人”的服务。

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控速宣告失败

有常去胖东来的张阿姨说:“我每周都去生活广场买馒头,不管多忙,打称的小伙子都会帮我挑热乎的,还提醒我‘阿姨,别捂太严,会软’;员工小杨则笑着说:“最近加班多了点,但月收入平均九千多,比去年涨了一千,还有年终奖,累点也愿意”;零售分析师王强的观点更直接:“于东来的‘控速’不是怕增长,是怕丢了‘服务优先’的根——他宁愿少开店,也要保证每家店的服务质量,这种‘反内卷’反而让顾客更愿意来,因为大家信他不会变。”

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控速宣告失败

于东来其实没“失败”。他的“控速计划”没拦住增长,但拦住了“为了增长丢魂”的陷阱——胖东来的200亿,不是靠扩张,不是靠涨价,是靠顾客愿意为“放心”买单,员工愿意为“认可”出力。就像有员工说的:“我们不是在卖东西,是在卖‘踏实’。”这份踏实,才是最“刹不住”的增长动力——在这个什么都求“快”的时代,大家最想要的,恰恰是“慢下来的安心”。

胖东来的200亿,从来不是“控速”的终点,而是“守心”的证明。于东来没拦住增长,但守住了最珍贵的东西——而这,或许就是胖东来最“刹不住”的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