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十点半,杭州上城区的小周盯着自家防盗门,额头上的汗把刘海都浸湿了——加班到凌晨的他,出门倒垃圾时风一吹,门“咔嗒”锁上了,钥匙还安安静静躺在玄关的茶几上。急得直转圈的他,刷到某平台“24小时上门开锁26元”的广告,手指飞快点了下单:“那会就想着,26块钱能解决的事,总比麻烦朋友送钥匙强。”

可等师傅骑电动车赶到,事情完全偏离了预期。“师傅蹲在锁前看了两分钟,抬头说‘你这是C级防撬锁,技术开不了,得强拆换锁芯’。”小周回忆,当时已经十一点多,他明天还要赶早会做汇报,“脑子一热就同意了,想着‘赶紧弄完睡觉’。”

没想到换完锁,师傅掏出的账单让他傻了眼:锁芯588元、把手288元、夜间服务费200元,加起来刚好1300元。“我当时就急了,问‘不是说26元吗?’师傅指了指手机,‘平台页面写了,26元是白天上门费,不含开锁换锁。’”小周这才翻订单页,果然在最下方的“温馨提示”里找到一行小字:“26元为8:00-20:00纯上门服务费,开锁、换锁芯等项目需额外收费。”

“我哪会注意到这种小字啊?”小周越想越气,第二天就通过平台投诉,几经协调,商家终于退了他500元,但心里的堵得慌:“要是早知道26元只是‘上门看看’,我肯定不会下单。”

针对此事,涉事商家的工作人员回应得很干脆:“我们页面提示很清楚,26元是基础上门费,开锁、换锁都是单独项目,师傅上门前也会打电话确认价格。不可能存在‘不报价就干活’的情况。”至于小周所说的“没提前告知”,对方表示“会核实师傅的通话记录”,但截至发稿前未给出进一步回复。

26元深夜上门开锁被收1300商家回应

平台客服也给出了处理方案:“我们已经受理投诉,目前协调商家退了500元。这类服务的价格确实没法统一,因为每户锁具类型、损坏情况都不一样,所以我们只展示基础费用。但师傅必须在实施服务前,跟顾客确认所有项目价格——要是没做到,我们会按规则处罚商家。”

类似的“上门服务加价”投诉并不少。平台客服透露,“开锁、管道疏通、家电维修这些类别,每月都有几十单投诉,大多是消费者没提前问清‘基础费包含什么’。”

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提醒,“遇到这种情况,先别慌着付钱,赶紧打12345投诉——我们会核实商家有没有明码标价,有没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。”

湖北炽升律师事务所的杨敏律师则更直接:“就算商家写了提示,也得‘说人话’——‘26元不含开锁’不能藏在小字里,得用普通人能听懂的话,在下单页面弹出来提醒。不然消费者以为‘26元能开锁’,到现场被加价,这就是违规。”

小周的经历,其实戳中了很多人的“上门服务痛点”:修水管的师傅说“管子老化要换”,通下水道的师傅说“堵得太严要加药”,最后账单都比预期高几倍。杨敏律师给了个“避坑指南”:“下次找上门服务,先问三个问题——‘上门费包含什么?’‘额外项目多少钱?’‘能不能写个书面价格?’要是师傅不肯说清楚,直接让他走——毕竟,提前问清楚,总比事后吵架强。”

26元深夜上门开锁被收1300商家回应

说到底,上门服务的“坑”,大多藏在“没说透”里。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,把话摊开说,把价问清楚,才能避免“26元变1300”的闹剧再次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