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10月26日,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基里尔·德米特里耶夫对外披露了一则俄美军事互动的关键信息——俄方已正式向美方通报“海燕”核动力巡航导弹的成功试射情况。

“我在与美方人士会谈时,明确转达了普京总统的立场:只有基于建设性和相互尊重的对话,才能真正产生有意义的成果。”德米特里耶夫的表述里,带着对对话原则的强调。

作为俄罗斯近年备受关注的战略武器,“海燕”核动力巡航导弹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国际视线。此次俄方主动通报试射情况,在军事分析人士看来,是俄美试图“降低战略误判风险”的具体动作——“把武器进展摆到台面上,总比藏着掖着让对方猜更稳妥。”

但围绕“海燕”本身,外界也有不同声音:有学者担忧,核动力巡航导弹的超长续航和威慑能力,可能会打破地区现有的军事平衡;也有网友留言“技术进步是一回事,如何用它维护和平才是关键”。

德米特里耶夫还透露,近期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将与美国国会议员举行会谈。这一安排被视为俄美在高层对话之外,试图通过立法机构搭建的“第二沟通通道”——毕竟,政策的细节往往藏在议员的讨论里。

“无论是通报导弹试射,还是议员碰面,本质都是在‘拆墙’。”有观察人士评价,“当前国际局势里,‘能坐下来聊’本身就是进展。”

从通报“海燕”试射到强调对话原则,再到筹备议员会谈,俄罗斯这一系列动作的核心其实很明确:哪怕存在分歧,沟通也比对抗更重要。而普京所说的“建设性与相互尊重”,恰恰是沟通的“入场券”——要是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,再多次的对话也只是空转。

说到底,国与国之间的相处,和人与人打交道没什么两样:想好好聊天,先得摆正姿态。